文青志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文青志”,每日一更,阅读更多精彩好文。

《德伯家的苔丝》:造成苔丝悲剧的根源

封建世俗对人们的毒害无疑是巨大的,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以苔丝为代表的善良淳朴的农民阶级,却是这种封建世俗的无辜牺牲品。苔丝的一生是悲剧的,通过分析探讨,深度理解作品可以发现苔丝的悲剧根源来自于社会根源、苔丝自身的性格根源、还有苔丝的命运根源。


1

社会根源


      苔丝一生的悲剧都是以当时的社会背景而展开的,19世纪80年代的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资产阶级的兴起,小农经济的解体,新式农业机器的广泛应用使个体农民逐步走向贫困破产,富民残酷剥削雇农。农民阶级的普遍失业,资产阶级对农民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哈代以细腻的笔触为读者展示了一个沉重的社会现实,真实客观的描写了当时农民阶级所遭受的种种苦难。苔丝出生于万恶的维多利亚时期,作为农民代表的她,受到资本阶级的深深迫害,她的悲剧是无疑是时代造成的。

 


苔丝处在一个男权主义社会。女性的地位十分低下,人们对于贞洁的看重,使得苔丝的地位再一度下降。尽管苔丝拥有着漂亮出众的外表,但依然不能够得到应有的疼爱,女性是男性的附属品,女性那种在长期封建理念的影响下,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会选择习惯性接受。面对亚雷的强暴,苔丝选择默默独自承担;面对克莱的无情离开,苔丝选择将一切过错归于自己;面对生活的压力,家庭的负担,苔丝也只是选择独自承担。这是社会对女性的压迫,是不平等的压制。是社会的悲剧造成苔丝人性人格的悲剧。


在男权主义社会中,男性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他们决定着女人的一切,女性没有任何能力决定自己手中的命运。无论苔丝有多善良、多勇敢,她的反抗只是以卵击石,亚雷和克莱分别代表着男人的感性和理性,无论是流氓痞子还是礼教绅士,在他们男性眼里,苔丝就只应该是传统意义上的受人支配的弱者。



苔丝的悲剧,正是对男权主义社会对女性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残害的沉重控诉。哈代借助苔丝的悲剧命运,说明在男权制的西方工业文明社会中,女性是一个社会弱体,只是男性的附属品,自然和女性一样都是作为他者而存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苔丝的命运完全被男性所控制,当苔丝想要起身反抗时,无异于飞蛾扑火,最后苔丝的命运必然是悲惨的。


2

性格根源


   苔丝的悲剧是在社会悲剧的大背景下形成的,其细究而言,苔丝的命运发展与她自身的性格也有很大关系。黑格尔在分析戏剧性冲突时,指出有三种冲突:人同自然界的冲突、人与人的冲突、人同自己。人与自己的冲突是最深度的,苔丝在一次次与自己挣扎,一次次同自己心灵所冲突,展现了她的性格悲剧。



虽然苔丝是勇敢的,她敢于大胆地反抗传统道德,追求不平凡的幸福,然而每当她面对重重苦难,她一次又一次选择沉默选择承担,这很大程度表现了她性格软弱的一面。


苔丝作为一个农民阶级的代表,面对着生活和家庭的重重压力,她不得不选择顺从父母的意愿,到了德伯家认亲,从这开始了悲惨的命运。如果苔丝没有选择顺从,如果她的性格是刚强强硬,那么她就不会被亚雷强暴,也就不会造成她一辈子的悲剧。苔丝软弱的性格表现在面对压迫时选择的逃避,面对不公选择的沉默,面对压力时选择的一味承担,这些都是造成苔丝个人悲剧的根本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苔丝的整个命运。苔丝自身的性格造成了她的人生悲剧,正是她的软弱她的一味承担一味顺从,造成了一系列的悲剧事件。


命运根源


命运作为一种不可预知不可掌控的力量,无形中对一个人的人生轨迹有着指导作用,哈代赋予苔丝悲剧的一生,在一次次人生转折时,命运之手就会伸向苔丝,指引其达到人生的另一个悲剧,以至最后失去了生命。


《德伯家的苔丝》的作者哈代处于19世纪80年代的英国,同样遭受着社会的变革,经历着社会的种种巨变,承受着社会的重重压力。对于社会的巨变和对资本主义危机的认识导致哈代思想上的宿命论与悲观主义。于是哈代小说中的主人公苔丝常在接近幸福的某些重要时刻,突然由命运支配着,偶然但又必然的不幸就突然降临到面前。这种时刻体现在苔丝以为自己能够在德伯家找到稳定的工作而减轻家庭的负担时意外被亚雷强暴,体现在苔丝以为自己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爱情时意外的被爱人抛弃,体现在苔丝在自己安然再次接受亚雷时克莱的突然出现使她杀死了亚雷。种种迹象表明了苔丝悲怆的命运,也不同侧面的体现出作者哈代的悲观主义。



故事的背景中,苔丝生于有姊妹7人的家庭中,父母均为无能的农民,并且父亲还嗜酒成性。这些潜在因素决定了她的悲苦命运。一开始老马的意外死亡,在这不知所措的时刻,偏偏有一家“亲戚”可以攀求,虽然苔丝抵抗着命运的安排,但是出于责任感和善良之心,作家中长女的苔丝,不得不承担起家庭的重任,最后只能听从母亲的建议不远万里去认亲。


以为在亲戚家找到工作就能安安稳稳的过下去,谁知道亚雷这个惨无人道的男人把苔丝推向了不可挽救的命运悬崖,苔丝只是一个16岁的少女,却早早的失去了贞洁,面对世人的鄙夷和世俗的偏见,苔丝以后的路走得极其艰难。


之后命运的枷锁并没有在苔丝的脖子上解开,她怀孕了,她独自生下了这个孩子,受到众人的嘲讽和鄙夷,随后又遭到孩子的不幸死亡,忍着悲痛,苔丝又到另一个挤奶场当了一个身份低下的挤奶工,她的身份地位又一次降低,从之前自给自足的农民阶级过渡到受资产阶级剥削的工人阶级。


离开了家乡的苔丝以为可以忘掉曾经不堪的往事,重新生活下去。在这里却遇到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男人——克莱。在苔丝心里,克莱是神一样的存在,但是出于理性和自卑,苔丝一次次拒绝了克莱的追求,但是逃不出命运的安排的苔丝最后还是答应了克莱,结果到了新婚之夜当苔丝鼓起勇气坦露自己真心的时候,遭到了克莱的不理解和无法原谅,最终克莱忍受不了道德理论的压迫而离开了苔丝。



在生活一度窘迫之时,命运再一次向苔丝伸出了魔爪,巨大的生活压力向苔丝涌来:丈夫不归,父亲去世,房子的契约到期,一家人无家可归,一家老小都等着苔丝负担,面对重重困境,苔丝不得不再次违背内心,回到亚雷的身边,于是使得苔丝再度陷入人生的困境。


以为日子就这样荒唐的过下去,谁知克莱在一个旅客的话语中突然觉醒,又回到英国,并且找到苔丝,这一下又勾起苔丝的情愫。绝望的苔丝在遭遇惨烈地痛苦不幸的命运时,还同时忍受着亚雷的嘲弄,最后忍无可忍终于直接用刀杀死亚雷。苔丝以为这样就能追求到自己一直向往的爱情,但两人却只度过了一夜甜蜜日子,第二天苔丝就被无情的逮捕,不久后便离开了人世。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苔丝的一生都充满着戏剧性,仿佛她被一种无形的诅咒所控制,在她人生的每一个时期,由命运作祟,都因为一些不可避免的偶然因素,一步步把她推向了悲剧的结局。


在19世纪20年代的英国,工业革命带来的各方面冲突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在各种新兴文化的冲击下,传统文化受到了空前的打击和压制。在传统宗教的影响下,人们的思想和道德观念受到不同程度的迫害和影响,哈代所创造的《德伯家的苔丝》,深刻的反映了维多利亚时期,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


通过阅读该作品,加上看了电影,苔丝作为勇于冲破宗教束缚的女性,在爱情面前勇于追求,不怕艰苦,勤劳勇敢。只是在那个年代,这样渺小的女性人物注定会成为时代的“祭品”,电影结尾出现的祭台,苔丝安详的躺在祭台中央,就像和“祭品”一样安详。但是苔丝的个人品质始终是美好的,她始终有着“大自然的女儿”的气质,坚贞的活在人们心中。


该作品和《白鹿原》有相似之处,有兴趣可进行比较学习。



—关于作者—

文青,用心写文,热爱摄影

若文字可以带来一点点思考,陪你度过漫长岁月


评论

热度(7)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